注册有礼
< 返回资讯中心

“七年之痒”,华为的云计算如何了?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7.08.24


云时代谈云,人们往往习惯把阿里、腾讯的云计算挂在嘴边,或者顺道带上百度云、金山云,再或者聊聊国外AWS、Azure、谷歌云等云计算巨头,却在很少情况下提及华为云。这与在通信界叱咤风云的母公司华为的光环不太匹配。在华为的整体战略中,华为云扮演着着怎样的角色,是ICT数字转型的衍生品还是会成为独当一面的铁军?


云计算

传统IT硬件厂商转型做云像难产

但华为好像顺产了

近日,思科披露了2017财年第四季度财报,结果不容乐观。其2017年四个季度的同比营收已经连续下滑,同比研发投入也在持续下降。在云计算的冲击下,思科的硬件优势可能不再长久。大概从2009年,思科已经意识到了向云转型的问题,几年间相继推出云计算UCS系统、与多家合作伙伴携手构建Intercloud云网络,在大量并购云计算相关公司的同时,为了进驻中国市场,分别与TCL、浪潮先后成立云服务子公司。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思科显得有些急于求成,用并购、战略合作对云计算展开的大肆进攻,却没有推出具有代表性的解决方案或云计算产品。思科这种只是整合外部资源,没有加强自身云计算能力的做法显然没有得到市场的买单。2017年3月,看不到公有云前景的思科,宣布放弃曾斥资10亿打造的Intercloud云网络公有云服务,试图用混合云战略挽救局面。

IBM可能比思科的境况更令人担忧,截止2017年第二季度,IBM的同比营收已经连续21个季度下滑。这家专门做大型机、小型机生意的传统硬件厂商曾徜徉于自己的柏拉图世界,基于硬件业务开发出了适配自己硬件的系统及应用,以为这样就可以一劳永逸。然而云计算的出现,让IBM措手不及,突然放弃传统业务将对公司及公司员工造成致命打击,但如果不及时迎接云计算,IBM可能看不到未来。

于是,IBM一直在试图努力改变自己的业务模式,相继出售十余个业务部门之后,IBM将计划依托于硬件盈利的Watson,转型成了认知计算服务平台。这是IBM走出依赖传统硬件过活的重要一步。但即便这样,也未能立即收到转型效果。曾重金投IBM的沃伦·巴菲特在今年5月,抛售了三分之一的IBM股票,这是股神对蓝色巨人失望的信号。

结果显而易见,当革命的风暴来临的时候,没有哪个企业能说“不”字。但最终决定成效的在于原先业务模式的开放性以及能否找到转型的契机。业界习惯用“大象跳舞”来形容微软在云时代的成功转型,过去的一年,微软遭遇了财报整体亏损、增速放缓、手机等硬件设备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但由于微软在企业级智能云、office365等及时敏锐的动作占了先机,取得了转型的成功。2017财年第四财季,微软营收为233.17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09%。

没有遭遇类似思科、IBM那样的转型拉锯战,也没有像微软那样经历了股价下跌、营收亏损等巨大的转型阵痛,华为向云时代的转型似乎带有某些狡黠的互联网基因以及老牌传统硬件IT厂商偏于保守稳健的作风。华为目前还没有在财报中单独披露云业务相关数据,2014-2016年的财报中曾两次涉及云方面数据,一次为2014财年,华为特意强调三大业务之一的企业业务中,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和敏捷网等网络和IT领域业绩实现有效增长,总收入194亿元人民币(31亿美元),同比增长27.3%。另一次为2016财年,华为强调运营商业务坚持“管道战略”,围绕数字化转型,抓住视频、云、运营转型等重大机遇,在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方面不断尝试,以敏捷应对不确定性,以生态促进产业发展,取得了稳健的增长,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290,561百万元,同比增长23.6%。

从两次的云相关数据披露中我们可以猜测,华为三大业务中企业业务与运营商业务得到了云计算相关业务的有效回馈。上图的财报表格显示,该两大业务处于稳步增长态势,且2016年企业业务的同比增速三年来首次超过消费者业务。

诚然,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华为的云计算转型:“没有跑起来,但勉强及格没有掉队。”

云计算

沦为华为ICT战略的附庸?

ICT数字转型业务的成功,很大因素在于云的绑定

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顾名思义即信息和通信技术,是电信服务、信息服务、IT 服务及应用的有机结合。随着新兴技术的成熟,新型ICT逐步向自主可控等智能化方向演进,以期实现设备的互动兼容、智慧调控、统一协同。

2015年9月,华为提出助力运营商向ICT转型的“1+6”战略,“1”是指帮助运营商不断发挥无线网络和固网优势,建设精品网;“6”是在“1”的基础上推行‘2+2+2’,即推动网络向NFV/SDN以及数据中心为核心转型,推动业务向视频、云服务转型,推动大数据产生价值、BSS/OSS运营支撑使能系统转型。该战略成功将华为云业务与固有传统业务融合到了一起。在此之后,华为推出的一系列助力客户ICT数字转型的案例中,云计算的身影越发凸显。

九江石化的智能工厂2.0解决方案是华为新型ICT战略下的典型案例。九江石化具有年产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以及10万吨/年聚丙烯的生产能力。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机器学习等ICT新技术,华为无线eLTE宽带多媒体解决方案帮助九江石化增加因业务扩大带来的通信容量增加和多媒体集群调度需求,减少了九江石化投资建设成本。华为高端存储OceanStor 则保证了九江石化操作管理系统、ERP等核心业务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解决了九江石化原有存储系统由于扩展性限制无法满足未来数据中心资源整合、业务云化的问题。

云计算在新型ICT战略的应用还体现在智慧城市领域,华为曾为一家德国区域性电话服务提供商GELSEN-NET部署平安城市解决方案。该方案融合云、网络和平台等技术,采用物理、网络、主机、虚拟化、应用程序以及数据安全机制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并由专有的芯片组和源代码支撑,具备强大的安全性。华为与GELSEN-NET打造了可持续的ICT生态系统,云数据中心可以集成并共享城市信息资源,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和决策准确性。

毫无疑问,华为的云计算技术正在搭着新型ICT战略的顺风车开疆拓土,新型ICT战略也在以云计算为名拉拢更多亟需云化转型的传统客户。这离不开华为多年以来在新兴技术上逐渐增加的研发投入,以致于在云计算时代来临的时,华为已经准备好了成套的云计算解决方案,这让华为无论是在自身业务向云转型,还是助力客户ICT转型都显得游刃有余。

然而,刚起步时的华为云更注重在大客户ICT转型中的私有云建设,缺乏公有云的拓展,这可能使华为云陷入被动状态,不利于华为云在云计算市场中更全面地参与竞争。2015年7月,华为云正式推出公有云服务。2017年4月,华为公有云Cloud BU正式与公众见面。在某种程度上,华为公有云一系列动作的亮相,恰恰在说明华为云正由随着ICT整体解决方案被动输出向按照市场需求主动输出的路径转变,主人翁意识更强了。

云计算

7年前,任正非说,谷歌云才是赶超的目标

7年后,华为云与谷歌云之间多了N个云服务商

虽然我们看到了华为云从无到有的一些可喜的变化,甚至是在作为传统IT硬件服务商向云时代转型的时候,华为可能稍稍走在了思科、IBM的前面。但并不能否认在公有云方面落后于互联网云服务商的事实。华为常务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认为,当前在公有云的线上市场,华为和亚马逊AWS相比还落后比较多,与阿里相比也有差距。但在他看来,华为公有云缺乏的是解决方案在针对中小企业的行业应用上的落地。徐文伟也提出了3年内必须超越阿里云的目标。

而在7年前,华为宣布推出云计算服务时,华为总裁任正非曾提到在云平台上超越思科、在云业务上追赶谷歌的战略方向。现在,华为云超越思科、在追赶谷歌云的道路上又多了可能不止阿里云一个路障。IDC曾在今年5月发布了在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约100亿份额的占有量排名,其中,阿里云IaaS市场份额超过40%,约为40亿人民币;二、三、四名数据分别为中国电信为8.51%、约8.12亿人民币,腾讯云为7.34%、约6.67亿人民币,金山云为6.02%、约5.79亿人民币。而剩下的近40亿人民币被数十家厂商瓜分,华为云则是这数十家厂商之一。

今年8月份,中国信息通信院官方发布《中国公有云发展调查报告(2017)》,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IaaS市场规模达到87.4亿元,这比IDC估算的市场数据还要小,IaaS市场也更加拥挤。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公共云市场规模达到170.1亿元,相比2015年增长66.0%,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03.6亿元。可以预计的是,在华为公有云超越阿里云的过程中,将直面与微软Azure、亚马逊AWS等国际巨头的正面交锋,以及Ucloud、青云等国内公有云新秀的前后夹击。

华为云应该如何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恐怕仅仅丰富云计算解决方案在中小企业的落地,会让华为云在公有云市场的竞争中显得捉襟见肘。徐文伟曾将华为公有云的核心竞争力归结为对行业、大企业的了解。的确,在华为向全球进军的20多年,华为ICT业务的全球化是国内任何一家云服务商都无法比拟的,欧洲、中东、非洲各大运营商都是华为的客户,这也正是华为云要通过新ICT战略向外输出的关键一点,同样也是华为公有云想要借助私有云经验平步青云的底气。华为公有云此前也曾高调公布公有云战略,将通过私有云、与运营商合作公有云、自营公有云等多种方式构建“Huawei Cloud Family”,帮助企业完成以“敏捷和智能化”为核心的数字化升级。

然而华为所擅长的私有云经验用在公有云上不排除水土不服的可能,公有云需要更大的合作伙伴生态做支撑,从系统集成商到网络运营商,华为都必须面面俱到。才宣布开放云服务能力不久的华为云想要在合作伙伴生态上一口吃个胖子,显然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在公有云应用更广泛的游戏、社交、视频、互联网等领域,华为还没有过硬的解决方案。

在2017年上半年的财报中,华为给予了云业务有史以来最多的笔墨:华为运营商业务将助力运营商构建全云化网络、激发现网潜能,共同迈向价值驱动的新增长之路。在企业业务方面,在新ICT技术引爆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今天,华为云计算、全面云化网络、企业无线、物联网、大数据、存储与服务器等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在政府、金融、电力、交通、制造等行业, 尤其是在平安城市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关文章推荐云计算市场未来高速增长,聚合式服务平台将成发展趋势


热门新闻

版权所有©2023年北京中嘉和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京ICP备09037838号-6京公网安备11010602104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