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技术组专家分享了一些对数据中心的观点。
数据中心走向两极化:一是高密度、高性能的超大型数据中心,“东数西算”战略与超大型数据中心的发展是吻合的。二是边缘数据中心,更贴近应用,支持低延时需求。
“东数西算”需要建设大量的网络基础设施并部署大量的光纤。社会“大脑”需要更高密度、更高性能、更高带宽内部“神经元”;“神经末梢”则是更多节点、更多的边缘节点,互联互通互相响应。
未来会出现网络接口的工业化,或者工业接口的网络化。因此,液冷技术可能会催生出满足IT设备的特种连接器。
具备前瞻性技术就意味着数据中心生命周期更久,对资产的保护更好,资源利用效率也会更高。适度超前意识更符合“碳中和”战略。
在数据中心行业,布线系统具有双重身份,是机房管理和信息设备管理的交叉点,也是关键点。
布线在技术上有很多创新点,包括连接器形态、光纤光缆技术以及智能化方面均有突破。
网络没有止步,布线发展就不会止步,并且布线技术还要有超前意识。
“东数西算”是能源与数据的平衡
“东数西算”作为国家工程,国家8大算力枢纽节点已经确定,对未来国内数据中心布局会产生重大影响。对西部数据中心来说,网络延时问题成为了一个关注点。
8大节点的位置包括了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京津冀、长三角、成渝(成都、重庆)和粤港澳大湾区。业内针对该话题已有诸多讨论,有一点共识可能在于资源平衡,"东数西算"其实是能源与数据资源的平衡。
“东数西算”中的8个节点基本能够做到这种平衡。其能源基本充足,而数据离应用也不会特别远。在物理层信号传输速度基本接近于光速,电磁波和光纤信号能达到2/3的光速。假设网络中间没有任何节点和转发,1000公里约需5毫秒,200公里约需1毫秒。为了控制好延时,最好在200公里以内,如果做不到这一距离,则尽量不要超过5毫秒,即1000公里。因此,“东数西算”的8个节点尽量离它的服务核心区都不超过1000公里。事实上网络设备之间不只是一根光纤,还有转换设备和连接设备,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延迟,所以最终端对端的延时会大于5ms。一般情况端到端的整体应用,把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所有环节算进去,低延时要求在20毫秒内,延时敏感的应用应该在10毫秒以内。这就是我们谈到的“网络延时平衡和能源平衡”。所以“东数西算”就是寻找能源输送和网络输送间的一种平衡。
适度超前意识更符合“碳中和”战略
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的2022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表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对此,专家认为,适度超前的潜台词是鼓励用一些前瞻性的技术和创新技术来弥补短生命周期、只应付眼前应用的那些产品和技术。所以,适度超前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未来的数据中心里面用到一些创新技术和具有前瞻性的部署。比如,在数据中心里面可能有网速的提升,如过去服务器网络接口是1G、10G、25G等,未来可能会是50G甚至100G。如果未部署前瞻性的技术,则意味着当升级新应用时,你的数据中心面临重新建设,这其实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具备前瞻性技术就意味着机房生命周期更久,对资产的保护更好,资源利用效率也会更高。适度超前意识更符合“碳中和”战略。
中嘉和信作为深耕IDC行业十余年的数据中心服务商,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数字化业务连续性保障服务提供商。业务覆盖金融机构、银行保险、人工智能、电商零售、交通运输、生产制造、能源化工、地产建安、生活服务等多个行业。中嘉和信为客户提供数据中心规划建设、数据中心托管运营、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DCI全球组网、云网融合、集成实施等定制化解决方案,依托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和先进的运维服务管理体系,持续为各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数字化业务连续性保障服务,陪伴客户共同成长,助力客户实现梦想。如有业务需求请拨打010-51265666进行咨询,欢迎预约参观机房!
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推荐《产业元宇宙:打造数字经济增长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