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有礼
< 返回资讯中心

数据中心之为什么要“东数西算”?

发布人:中嘉和信 发布时间:2022.03.08 来源:中嘉和信

新基建终于迎来了“大项目”。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之后,“东数西算”工程近日正式全面启动。

“东数西算”的四个重要节点

一是2021524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布局全国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二是2021128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数据中心和5G基本形成绿色集约一体化运行格局。

三是2022112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提出要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进云网协同发展,提升数据中心跨网络、跨地域数据交互能力,加强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强化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

四是2022217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函复同意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加上去年12月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获得批复,东数西算”8大算力枢纽和10个集群全部落地。

什么是东数西算?

“数”即指数据,“算”则是指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至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这与以往的“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异曲同工。

建成后,西部数据中心将主要负责处理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而东部枢纽则处理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全球竞争的新焦点。在全社会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的情况下,大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座”,不仅为各行业“上云用数赋智”提供了基础性支撑,也为数据这一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创造了可能。

东数西算的重大意义

首先,对于提升中国的整体算力有着重大的意义。要知道,随着5GVR等技术的发展与演变,中国对于算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自动驾驶,比如远程医疗,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一些新的业务形态,方方面面的都需要算力加持。所以,西部算力中心的建设可以为中国算力的提升做出重大的贡献。

其次,中国西部拥有充足的绿色能源,建立数据中心,可以有效充分的使用这些能源,用于大型机器的运转。这样做会提升绿色能源的整体利用率,并且促进新能源的就近使用,绿色能源的整体利用率提高了,碳排放就相对少了,这对于我国实现碳中和战略有着重大意义。

最后,由于大数据中心的产业链很长,需要的投资规模很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促进投资发展,有着很强的带动效应。在当地的投资,也会促进就业,培养相关产业的专业人才,对投资和就业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不仅要增加数据的存储能力,还要强化在算法、算力上的能力,推动大数据中心从瓦特比特的转化。

不过受限于网络长距离传输造成的时延,西部数据中心并不能满足所有算力需求,一些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比如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枢纽布局;对于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可率先向西转移,由西部的各大数据中心集群承接。

中嘉和信深耕IDC领域十余载,凭借多年的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经验,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围绕节能减排优化用能结构、提升能源效率、全方位降低碳排放开展深度的探索和研究。未来,在国家“双碳”目标和“东数西算”的指引下,中嘉和信将持续探索绿色低碳技术,在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建设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扩展,打造云网一体化产品体系,在关键领域坚持自主创新,深耕垂直领域,形成更完善的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热门新闻

版权所有©2023年北京中嘉和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京ICP备09037838号-6京公网安备11010602104635号